三级公立医院“国考”放榜,广东医院表现如何,谁是前1%?
三月,国考一年一度的立医 “国考”(即 “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”)结果新鲜出炉。
3月18日,院放院表j9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结果。榜广据不完全统计,东医在广东,现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在 “国考” 中获评最高等级,国考属于A++等级医院。立医
自2019年开展“国考”以来,今年是榜广国家卫健委第6次公布“国考”结果,本次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容,东医共有2928所三级公立医院参评。现何与往年相比,国考最新“国考”将“考核”更名为“监测”,立医不再公布各医院具体排名,院放院表仅显示其所处的j9等级。
广东两家医院进入前1%
此次共公布了2928所医院成绩,其中综合医院1588所,中医类医院760所,专科医院580所,根据监测得分情况聚合得出各大医院的成绩档位。
其中,备受关注的综合性公立医院里,获A++等级的医院排名区间为前1%,被称为“头部医院”群,共有16家医院;获A+等级的医院排名区间为1%—10%,共有143家医院;获A等级的医院排名区间为10%—20%,共有158家医院。
放眼全国,在2023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中,进入前1%的医院基本属于 “熟面孔”,比如在上海地区,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;在北京地区,则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;浙江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。此外,山东、湖南和四川分别有一家进入最高等级,分别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。
广东有两家医院进入最高等级A++,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六年间均进入了A++序列,是当之无愧的华南龙头。广东省人民医院上一次获最高等级A++ 是2019年度,当年位列全国第10,此后的2021年和2022年度以微弱差距未能跻身A++行列。本次重新进入最高等级A++序列,可谓是进步显著。
广东一些头部医院跻身A+等级序列,分别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、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等荣获A等级,位居全国前20%。
广东地市级一些医院表现同样不俗。清远市人民医院在全国1588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中评定等级为A+,首次跃居全国前10%,较2022年又上升一个台阶;东莞市人民医院、梅州市人民医院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均获得A+;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为A等级,汕头市中心医院三年蝉联A等级,保持在稳定水平。 增城区中医医院在全国620家中医综合医院中首次荣得A等级。
“国考” 到底考什么?
从2019年以来,国家卫健委共发布了4版《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》,由医疗质量、运营效率、持续发展、满意度4个一级指标组成。从2022版《考核操作手册》起,又新增了“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”这一考核指标。
最新版《考核操作手册》为去年发布的2024版,对比上一版本,又做了部分内容调整,新增3个指标:非计划重返再住院率、流动比率、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。
一名三甲医院运营部主任叶香称,非计划重返再住院率是反映术后并发症管理、医疗流程规范性及患者康复效果,是手术质量安全的核心负性指标,会促使医院加强对患者的术前管理和术后随访,避免患者 “二次入院”。
“流动比率则是考察医院的整体资产负债情况。”叶香表示,近年来一些三级医院持续扩张,导致经营上存在一定困难,增加流动比率的监测,相当是给医院进行一次“资产体检”,帮助管理者了解医院运营状况,降低流动性风险,避免因短期债务压力影响运营稳定性。
首次提出分层监测
作为医院管理的“指挥棒”,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是检验、评价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权威标尺,也是彰显全国各公立医院硬实力的官方依据。
2023年度“国考”的突出变化,是将相关表述从“绩效考核” 改为“绩效监测”,不再公布具体名次,只公布等级区间。
医院考评“只分档不排名”,已成趋势。比如,在复旦版《2023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》中,百家医院由原来的第1至第100名顺序排名,变为不直接排名,而是分为A++++、A+++、A++、A+ 和A五个等级,每一等级20家医院,A++++为最高等级,同一级别不分先后,以行政编码和笔画为序。
与以往不同,2023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监测指标数据医院监测类别分为综合医院、口腔医院、肿瘤医院、妇产医院(含妇幼保健院)、儿童医院、精神专科医院、传染病医院、其他专科医院等共计八类。这就意味着,对于一些专科医院来说,它们不需要跟综合医院 “正面竞争”,只需要关注自己所在的赛道即可。
有意思的是,这一次“国考”首次提出了分层监测,即依据预算管理级次,将医院区分为省级及以上医院、地市级医院、区县级医院三个层级。
医改专家徐毓才认为,这一做法有效解决了资源不均衡的难题,改变了 “一把尺子量天下” 的做法。在这一趋势下,一些表现良好的县级医院依靠自身实力,也有可能进入A甚至是A+等级,从而获得更多资源实现更好的发展,也有利于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实。
南方+记者 黄锦辉
- ·现场充斥欢声笑语!“绿色妄图家”走进第二届广东林业展览会
- ·梅州首个进境种猪指定隔离场通过专家验收!国外“二师兄”有望来梅
- ·祝贺这些舞林高手!第五届广场舞·舞林大会圆满落幕!
- ·浓浓敬老情 关爱暖人心!梅州日报社携手爱心企业到敬老院开展重阳慰问活动
- ·中乙赛场上演广东“全运德比” 体育局长寄语广东青年军
- ·快,稳,准!天汕高速开展边坡塌方应急演练
- ·熊德龙到梅州日报社考察交流
- ·明日下午遇最大拦路虎!梅州客家恐难全身而退
- ·尹锡悦被罢免后命运将如何 谁可能成为韩国下届总统
- ·爱阅读是“传家宝”!梅州陈仕贤家庭获评广东“优秀书香家庭”
- ·梅州首个进境种猪指定隔离场通过专家验收!国外“二师兄”有望来梅
- ·广东省减贫治理研究院广梅园基地今日揭牌!
- ·粤货物北地市首张立异与知识产权规画能耐证书落户梅州
- ·第128届广交会闭幕,我市87家企业积极抢抓订单,成果喜人!
- ·“噢嘿,天地清香天地醉...” 第三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主题歌出炉啦
- ·印刷界的小彩旗!梅州报业印务有限公司高斯生产线投产